最新发布
新葡萄8883官网AMG
2018-08-20
1528
促进高等学校步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学评估是其中的关键抓手。《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2011]9号),对新时期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做出了整体规划,提出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这一制度简称为“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是未来一段时间开展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简称审核评估)是“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中院校评估的一种模式。《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中指出:“审核评估是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借鉴国外先进评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概括地讲,它是依据参评学校自身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评价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效果的实现情况。审核评估旨在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多样化,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
审核评估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国家不设统一评估标准,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审核结论不分等级,形成写实性审核报告。审核评估的核心是“质量”,目的是“保障质量”,即要促进高等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引导学校建立自律机制,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自我改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审核评估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纲要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简称为“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分类评估、分类指导的要求,审核评估方案在设计上要体现主体性、目标性、多样性、发展性与实证性五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学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旨在促进学校增强质量主体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与运行状况,反映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保障。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持续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目标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目标导向性,主要考察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如何改进、实施,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标性原则要求审核评估关注学校自身目标的确立、保障、达成与改进情况。
(3)多样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促进学校根据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形成办学特色。高校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多样性原则,克服同质化。多样性评估原则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分类指导、鼓励高校办出特色这一理念。
(4)发展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过程的改进和内涵的提升,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注重建立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促进质量的持续提高。
(5)实证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依据事实做出审核判断,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做引导、以数据为依据、以事实来证明,实证性原则不仅贯穿于审核评估专家组的进校考察过程,而且贯穿于学校的自评过程。审核评估以学校自评为基础,要求学校的自评和自我判断要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专家组对学校做出判断时,也要以事实和数据为支撑,增强说服力。
审核评估是针对2000年以来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包括两类院校。一类是参加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合格”及以上结论的高校需参加审核评估(我校2004年参加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一类是参加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含合格评估调研评估),获得“通过”结论的新建本科院校,在五年后必须参加审核评估。
参加审核评估学校办学条件指标应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规定的合格标准;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须达到《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规定的相应标准。
本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时间为2018年10月。
审核评估涵盖了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评价并非是优、良、中、差的评价,而是要进行达成度的说明性评价。重点考察“四个度”。一是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二是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三是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四是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四个度”构成了以学生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估思路,涵盖了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的整个输入输出过程。通过考察学校教学设计、资源配置和师资保障在培养过程中是否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培养输出的学生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评价。
(1)注重内涵建设,取消评估等级
(2)严格过程管理,树立良好风气
(3)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常态管理
(4)改进专家工作方法,提高专家工作实效
(5)加大社会参与度,提高评估开放性
(1)工作理念: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
审核评估的程序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和持续改进等。
(1)学校自评。参评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及上一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情况,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自我评估,填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同时提交各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专家进校考察。专家组审核学校《自评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及实施审核评估机构提供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查阅材料、个别访谈、集体访谈、考察教学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观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形成写实性《审核评估报告》——对各审核项目及其要素的审核情况进行逐一描述——指出值得肯定(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需要改进(存在明显不足)和必须整改(存在明显缺陷)的方面。
(3)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审核评估报告》进行审议后正式公布。
(4)持续改进。参评学校要根据审核评估中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整改。整改方案应在评估专家组离校后两个月内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评估机构,并在一年后上报整改工作报告。
学校在评估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评估价值取向,要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自我评估过程,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评估方案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学校应以可持续的内涵发展为目标来研究评估方案,扎实地开展评建工作,不用“过关”的思想来机械理解,使评建工作与学校发展规划、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等紧密结合。
(2)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审核评估更突出软件建设,更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学校在自评工作中要依据审核评估范围,反复思考学校的目标是不是适应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资源条件有没有保障,措施是不是有效,结果是不是令人满意。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要相辅相成,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作为整体来设计学校的教学工作。
(3)正确处理评估工作与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要将评建过程寓于日常工作之中。学校的评建工作重点应放在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上。日常建设应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评估机构不能代替职能部门开展评建工作。这样才能通过日常工作,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
(4)正确处理好审核评估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不要为评估而评估,学校要依据自身的质量目标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自我评估制度,把评估与质量保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学校教学工作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学校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进。
《自评报告》是参评学校自评自建工作,尤其是对学校自身定位、培养目标、政策措施和培养效果的全面总结,是学校自我评估结果的体现。它不仅反映了参评学校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认识,也反映了参评学校对审核评估的认识。《自评报告》写得如何,体现了学校能否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是否具有驾驭和反思自身发展的自省能力和水平,并不是“写手”写的好坏。
《自评报告》应以精准的语言,在有限的字数内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及取得的成效展示出来,对存在的问题要分析透彻并达到三分之一的篇幅。应在内容和形式上满足审核评估的相关要求。一是理念要到位,事实做支撑,优势须找准,问题要写透;二是“四度”为主线,项目不能少,要素不能丢,要点可综合。应贵在精准、结论自评、画像要像并符合要求。
《自评报告》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成绩与问题的描述方式相一致,都能围绕主题;二是对成绩与问题的举证,都有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三是分析成绩和问题的产生,都能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1)重在审核,不是评价——重在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持中立态度,淡化结论。
(2)重在审核范围,不设指定标准——富有弹性和客观中立,鼓励学校自主办学。
(3)重在引导,不设限定性要求——引导性问题起引领作用,不具有限定性。
(4)重在学校主体,弱化主管部门的地位——作为责任主体,学校主动提出申请,而不是主管部门计划安排。
(5)重在学生发展,不是管好学生——强调对学生的管理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对学生的指导与服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6)重在服务,弱化行政管理——突出对师资发展、学生发展的服务组织、服务措施、服务状况,强化学术管理职能。
(7)重在质量保障,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强调质量保障体系和状况,学校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而不是规划、计划做得如何完美。
(8)重在效果,提高满意度——突出学校教育教学过程运行高效、效果鲜明,在校生满意度高,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9)重在完善,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重在“一坚持”,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10)重在举证,防止空谈——拿出工作实例、保障措施、实施情况,以举证说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状况。
(1)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
一是学校领导的平常心态。专家进校考察是在学校自评自建基础上进行的,学校能以平和的心态,真实反映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就能使专家进校工作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实效性,学校获得的帮助和发展空间也越大。二是学校规章制度正常态。学校的规章制度需要一以贯之地执行,不要因为评估而临时制订特殊的规章制度,更不能对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制度文件、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的问题,组织人员进行突击修改,破坏材料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而应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的措施并实施。使广大师生真实感受到评估工作促进了学校的工作,能自觉参加评建工作。三是学校教学秩序正常态。专家进校考察期间,参评学校应该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化,不能因专家到校而更改教学进程、变更课程安排、更换任课教师等。
(2)以“学习心、开放态”参与评估
一是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参评学校要树立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从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做出贡献、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地配合专家的考察活动。二是要真诚与专家交流。参评学校要以学习的心态对待专家进校评估考察,真诚地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吸取他们在办学治校中的成功经验或教训;要以开放的心态参与专家进校考察,既要充分展示成绩,也不掩饰和回避问题,与专家们共同分析探讨发展的问题或困惑,共同讨论对策措施,使专家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1)专家组预备会。专家组正式考察前一天,召开专家组预备会议,明确专家组的工作模式,坚持全面考察、独立判断,不能对审核项目进行分工。预备会后,需确定考察第一天各位专家的工作内容,包括听课看课、现场观察、深度访谈、查阅毕业论文和试卷等。
(2)评估见面会。是专家组与参评学校共同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也是评估考察中的第一个会议。不举行评估开幕式、校长报告、文艺汇报演出等大型会议和演出。参评学校主要领导和评估相关人员,如教务处、评建办、主要职能部门领导、教学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会上,参评学校可以对自评报告之外的内容做特别补充说明,时长15分钟左右。如有必要,专家可针对存疑问题向参评学校提问,时长不超过10分钟。评估见面会一般不建议邀请参评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出席。
(3)集体考察。并非评估考察中必备的环节,可由专家组组长决定是否进行。如果进行集体考察,时间须控制在90分钟以内。
(4)专家个人考察。包括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察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查阅材料,考察基础设施,如体育场馆、图书馆、食堂、宿舍等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所赖以支撑的基本条件是否达标,了解参评学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等。每位专家听课看课不少于3门,调阅不少于2个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设计)和不少于3门课程的试卷和试卷分析报告。
(5)专家意见反馈会。安排在最后一天下午,专家组成员分别发表个人反馈意见,专家组组长就考察的情况对参评学校进行较为全面价和反馈,其他专家仅针对考察中发现的参评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发表个人的意见。
16.学校应准备哪些评建工作材料?
学校应准备的评建工作材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档案、支撑材料和评估专家评估案头材料。
(1)教学档案是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材料,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见证”,包括试卷及试卷分析、毕业论文及成绩汇总、学校开展自我评估形成的材料等。评估时无须对教学档案做特定的整理,应保持其原始性,并存放于制度规定的地方。
(2)支撑材料是为《自评报告》提供支撑作用的材料,目的是为自身所说、所做的提供证明。支撑材料应客观、真实,不仅能支撑《自评报告》的成绩,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存在的问题。支撑材料要少而精,具有“时效性”。
(3)案头材料是为方便评估专家进校考察工作而做的引导性材料。它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参评学校各类职能部门、教学机构、实训基地和就业单位等的目录及所在位置;另一类是参评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和人员目录,如校历、当周课程表、教师名单、学生名单、毕业论文和试卷清单、培养方案等。案头材料应以准确、合理、方便为准则。
(1)及时总结分析。专家组考察评估结束之后,学校应对评估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正确理解反馈意见的实质内涵,尤其不要回避问题,要深刻认识到学校现阶段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充分认识校情,保持清醒的头脑,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应将评估意见反馈会上的录音及时整理成书面材料,同时对评估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对评估专家和项目管理员的评价等进行汇总,一并于10个工作日内报相关评估机构。
(2)制订整改计划。根据专家组反馈意见及评估报告,认真审视影响学校改革发展大局的主要问题、关键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校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整改方案,在专家离校后两个月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3)落实整改任务细化整改方案。整改工作应由主要部门牵头分工负责,二级院系全面配合,并针对专家组提出的主要问题重点整改。
(4)撰写整改工作报告。通过整改,在各部门、各二级院系提交的整改工作总结材料基础上形成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整改报告》。
(1)必须突出全员参与。全员——除在校的全体师生员工,还包括毕业生校友。 全员提高评估认识——目的意义; 全员了解评估知识——系列知识;全员参与评估过程——从头到尾;全员明确评估责任——没有例外
(2)必须突出写实取证。学校要提供基于数据和事实的证据,证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目标的实现情况及其与学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吻合程度。提供的实例、数据、支撑材料必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3)必须突出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办学定位——“尺子”,“尺子”的重点——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专家进校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学校“尺子”准不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校”的方法无法促进高校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审核评估以成果导向为引导,以高校自评和监督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为核心,坚持“用自己的尺子衡量自己”。如何立足地区实际、办学历史传统积淀、学校现实基础等凝练出符合学校实际需要、契合学校发展方向的办学定位,是高校首先要做好的,只有在做好这一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找到学校自己的“尺子”。
(4)必须突出问题导向。正确理解引导性问题——帮助学校和学院做好自评工作和专家进校深度考察,必须找准存在的问题——直接、具体,要深入、不回避;认真做好问题的分析——有根有据,全面、深刻、透彻
(5)必须突出如何改进。明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做到逻辑清晰、前后贯通。确定整改方向和目标,确定整改方案,有措施,措施可行;有路径,路径可通;有时间,时间可达。学校要对专家反馈会上的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整理分析,在接到专家审核评估报告后,根据专家组审核意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整改方案,部署落实整改任务,并形成整改工作报告,报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1)评估将进一步促使高校加大本科教学的投入,改善校园环境,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2)评估将进一步促进学校加大师资力量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风建设的力度,促进学校提高办学硬件和育人环境,广大学生将会得到更优质的教育。
(3)评估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如果此次评估取得好成绩,将会极大提高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将会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求学和送学信心,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来学校招聘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就业层次。
(1)专家到教室听课:与学生交谈、察看作业本、了解学生是否专心听课、与教师的互动、对教师的评价。
(2)专家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学校、学院的意见和建议,对专业建设、个人发展的看法,了解学生对学校资源的利用情况。
(3)专家到学生食堂就餐或考察:了解学校后勤和学生生活情况,察看学生饮食礼仪,如排队、餐具的回收等。
(4)专家察看学生晨读、晨练和早、晚自习情况:专家到运动场、教室、图书馆察看。
(5)专家察看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卫生、用电、生活情况。
(6)专家到体育场馆察看学生体育活动情况:了解学生是否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群体性体育活动情况、学校的体育强项等。
(7)专家察看学生活动情况:了解学生社团活动、学校各类文体活动。
(8)校园公共场合与评估专家路遇:学生要注意礼仪、主动、自信,表现出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感。
全校学生要了解本科评估的目的和意义,要认识到自己是评估的最大受益者。积极参与到学校迎评的各项活动中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展示良好风采。
(1)上课状况优良。准时上课,无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上课必须带课本、笔记本和笔,做好笔记;认真听课,杜绝随意说话、打瞌睡、吃东西、接打电话、玩手机等行为。自习情况良好。无课的同学主动到无课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机房学习或自习,确保学习场所人员饱满;能自觉完成作业和其他课外学习任务。
(2)行为文明、形象端庄。学生在校园内举止文明,穿着大方得体;男女交往文明、有度、举止文雅;学习场所无抽烟、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打闹等;出入楼门、上下电梯文明礼让;就餐自觉排队,无铺张浪费现象。
(3)努力打造“文明宿舍”。做到宿舍文明卫生、无杂物堆积、被服叠放整齐等。全面了解评估知识。努力学习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知识,每位学生都要对评估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准确掌握评估的基本知识。
(4)对学校有高度的认同感。对校史有清楚的了解,知道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优势特色和工作亮点,要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校园内遇见专家时要主动问好、文明礼让。专家在课堂、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场合询问时要积极作答,参加座谈会时要积极发言。
(5)了解和专家接触的各种方式。通过宣讲和学习指导,学生对专家进校听课、抽测、座谈、就餐、观看演出、走访宿舍、随机交流等要有充足的准备。
(6)对专家的问题,应对不慌张,出语应慎重。回答问题能结合学校和自身特点,有思想、深度和内涵,对于学校的特色、亮点、优势正面客观宣扬;对于不足要从大局出发,回答要从建设性意见和加强提高的角度入手,而不能一味的否定和发牢骚。
(7)随时准备参加专家主持的问卷调查或座谈会,配合学校圆满完成本次评估工作。
(1)学生对评估知识的了解情况;
(2)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外文化活动等情况;
(3)教室、图书馆、网络等学习条件方面的情况;
(4)学生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办学条件等方面的评价;
(5)学生对所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了解情况。
(1)你所学专业名称是什么?
(2)你是否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3)入学后有关教师是否对该专业的整体方案进行过介绍?
(4)你已学过的专业课有哪些?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有哪些?你对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设置安排是否满意?
(5)你对专业教材的选用是否满意?
(6)学校的学习氛围如何?
(7)课程考试采取的形式有哪些?
(8)在讲课之前多数教师是否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教学进度、课程教学大纲及基本要求?
(9)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如何?
(10)你感觉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如何?
(11)你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否满意?
(12)你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安排是否满意?通过实践环节,你认为能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你最喜欢的、收益最大的教学形式是什么?
(13)你是否参加过学校(学院)组织的社会调查或科技文化活动?
(14)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开放与使用情况如何?
(15)学校伙食、生活条件如何?
(16)你们的学习负担情况如何?有多少课余活动时间?主要开展哪些活动?
(17)有没有看过学校的校园网和网上资源?
(18)你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是否满意?
(19)你对整体教学服务、师资水平是否满意?
(20)你对教学质量的总体满意程度如何?
(21)你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建议?
深度访谈是评估专家在现场考察阶段用以采集信息、调查核实的主要方法,针对学校薄弱环节中的主要问题,通过与被访谈对象交谈与询问,达到探究原因及解决问题的目的。访谈质量将对评估结果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评估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让被评学校通过评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受益。因此,深度访谈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访谈是专家进行深度访谈的重要环节,学生应予以高度重视,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
2018-08-20
新葡萄8883官网AMG
1528
促进高等学校步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学评估是其中的关键抓手。《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2011]9号),对新时期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做出了整体规划,提出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这一制度简称为“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是未来一段时间开展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简称审核评估)是“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中院校评估的一种模式。《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中指出:“审核评估是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借鉴国外先进评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概括地讲,它是依据参评学校自身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评价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效果的实现情况。审核评估旨在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多样化,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
审核评估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国家不设统一评估标准,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审核结论不分等级,形成写实性审核报告。审核评估的核心是“质量”,目的是“保障质量”,即要促进高等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引导学校建立自律机制,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自我改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审核评估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纲要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简称为“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分类评估、分类指导的要求,审核评估方案在设计上要体现主体性、目标性、多样性、发展性与实证性五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学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旨在促进学校增强质量主体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与运行状况,反映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保障。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持续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目标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目标导向性,主要考察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如何改进、实施,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标性原则要求审核评估关注学校自身目标的确立、保障、达成与改进情况。
(3)多样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促进学校根据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形成办学特色。高校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多样性原则,克服同质化。多样性评估原则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分类指导、鼓励高校办出特色这一理念。
(4)发展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过程的改进和内涵的提升,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注重建立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促进质量的持续提高。
(5)实证性原则
审核评估强调依据事实做出审核判断,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做引导、以数据为依据、以事实来证明,实证性原则不仅贯穿于审核评估专家组的进校考察过程,而且贯穿于学校的自评过程。审核评估以学校自评为基础,要求学校的自评和自我判断要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专家组对学校做出判断时,也要以事实和数据为支撑,增强说服力。
审核评估是针对2000年以来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包括两类院校。一类是参加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合格”及以上结论的高校需参加审核评估(我校2004年参加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一类是参加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含合格评估调研评估),获得“通过”结论的新建本科院校,在五年后必须参加审核评估。
参加审核评估学校办学条件指标应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规定的合格标准;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须达到《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规定的相应标准。
本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时间为2018年10月。
审核评估涵盖了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评价并非是优、良、中、差的评价,而是要进行达成度的说明性评价。重点考察“四个度”。一是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二是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三是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四是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四个度”构成了以学生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估思路,涵盖了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的整个输入输出过程。通过考察学校教学设计、资源配置和师资保障在培养过程中是否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培养输出的学生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评价。
(1)注重内涵建设,取消评估等级
(2)严格过程管理,树立良好风气
(3)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常态管理
(4)改进专家工作方法,提高专家工作实效
(5)加大社会参与度,提高评估开放性
(1)工作理念: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
审核评估的程序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和持续改进等。
(1)学校自评。参评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及上一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情况,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自我评估,填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同时提交各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专家进校考察。专家组审核学校《自评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及实施审核评估机构提供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查阅材料、个别访谈、集体访谈、考察教学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观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形成写实性《审核评估报告》——对各审核项目及其要素的审核情况进行逐一描述——指出值得肯定(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需要改进(存在明显不足)和必须整改(存在明显缺陷)的方面。
(3)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审核评估报告》进行审议后正式公布。
(4)持续改进。参评学校要根据审核评估中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整改。整改方案应在评估专家组离校后两个月内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评估机构,并在一年后上报整改工作报告。
学校在评估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评估价值取向,要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自我评估过程,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评估方案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学校应以可持续的内涵发展为目标来研究评估方案,扎实地开展评建工作,不用“过关”的思想来机械理解,使评建工作与学校发展规划、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等紧密结合。
(2)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审核评估更突出软件建设,更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学校在自评工作中要依据审核评估范围,反复思考学校的目标是不是适应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资源条件有没有保障,措施是不是有效,结果是不是令人满意。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要相辅相成,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作为整体来设计学校的教学工作。
(3)正确处理评估工作与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要将评建过程寓于日常工作之中。学校的评建工作重点应放在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上。日常建设应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评估机构不能代替职能部门开展评建工作。这样才能通过日常工作,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
(4)正确处理好审核评估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不要为评估而评估,学校要依据自身的质量目标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自我评估制度,把评估与质量保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学校教学工作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学校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进。
《自评报告》是参评学校自评自建工作,尤其是对学校自身定位、培养目标、政策措施和培养效果的全面总结,是学校自我评估结果的体现。它不仅反映了参评学校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认识,也反映了参评学校对审核评估的认识。《自评报告》写得如何,体现了学校能否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是否具有驾驭和反思自身发展的自省能力和水平,并不是“写手”写的好坏。
《自评报告》应以精准的语言,在有限的字数内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及取得的成效展示出来,对存在的问题要分析透彻并达到三分之一的篇幅。应在内容和形式上满足审核评估的相关要求。一是理念要到位,事实做支撑,优势须找准,问题要写透;二是“四度”为主线,项目不能少,要素不能丢,要点可综合。应贵在精准、结论自评、画像要像并符合要求。
《自评报告》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成绩与问题的描述方式相一致,都能围绕主题;二是对成绩与问题的举证,都有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三是分析成绩和问题的产生,都能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1)重在审核,不是评价——重在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持中立态度,淡化结论。
(2)重在审核范围,不设指定标准——富有弹性和客观中立,鼓励学校自主办学。
(3)重在引导,不设限定性要求——引导性问题起引领作用,不具有限定性。
(4)重在学校主体,弱化主管部门的地位——作为责任主体,学校主动提出申请,而不是主管部门计划安排。
(5)重在学生发展,不是管好学生——强调对学生的管理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对学生的指导与服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6)重在服务,弱化行政管理——突出对师资发展、学生发展的服务组织、服务措施、服务状况,强化学术管理职能。
(7)重在质量保障,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强调质量保障体系和状况,学校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而不是规划、计划做得如何完美。
(8)重在效果,提高满意度——突出学校教育教学过程运行高效、效果鲜明,在校生满意度高,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9)重在完善,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重在“一坚持”,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10)重在举证,防止空谈——拿出工作实例、保障措施、实施情况,以举证说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状况。
(1)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
一是学校领导的平常心态。专家进校考察是在学校自评自建基础上进行的,学校能以平和的心态,真实反映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就能使专家进校工作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实效性,学校获得的帮助和发展空间也越大。二是学校规章制度正常态。学校的规章制度需要一以贯之地执行,不要因为评估而临时制订特殊的规章制度,更不能对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制度文件、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的问题,组织人员进行突击修改,破坏材料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而应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的措施并实施。使广大师生真实感受到评估工作促进了学校的工作,能自觉参加评建工作。三是学校教学秩序正常态。专家进校考察期间,参评学校应该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化,不能因专家到校而更改教学进程、变更课程安排、更换任课教师等。
(2)以“学习心、开放态”参与评估
一是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参评学校要树立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从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做出贡献、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地配合专家的考察活动。二是要真诚与专家交流。参评学校要以学习的心态对待专家进校评估考察,真诚地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吸取他们在办学治校中的成功经验或教训;要以开放的心态参与专家进校考察,既要充分展示成绩,也不掩饰和回避问题,与专家们共同分析探讨发展的问题或困惑,共同讨论对策措施,使专家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1)专家组预备会。专家组正式考察前一天,召开专家组预备会议,明确专家组的工作模式,坚持全面考察、独立判断,不能对审核项目进行分工。预备会后,需确定考察第一天各位专家的工作内容,包括听课看课、现场观察、深度访谈、查阅毕业论文和试卷等。
(2)评估见面会。是专家组与参评学校共同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也是评估考察中的第一个会议。不举行评估开幕式、校长报告、文艺汇报演出等大型会议和演出。参评学校主要领导和评估相关人员,如教务处、评建办、主要职能部门领导、教学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会上,参评学校可以对自评报告之外的内容做特别补充说明,时长15分钟左右。如有必要,专家可针对存疑问题向参评学校提问,时长不超过10分钟。评估见面会一般不建议邀请参评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出席。
(3)集体考察。并非评估考察中必备的环节,可由专家组组长决定是否进行。如果进行集体考察,时间须控制在90分钟以内。
(4)专家个人考察。包括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察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查阅材料,考察基础设施,如体育场馆、图书馆、食堂、宿舍等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所赖以支撑的基本条件是否达标,了解参评学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等。每位专家听课看课不少于3门,调阅不少于2个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设计)和不少于3门课程的试卷和试卷分析报告。
(5)专家意见反馈会。安排在最后一天下午,专家组成员分别发表个人反馈意见,专家组组长就考察的情况对参评学校进行较为全面价和反馈,其他专家仅针对考察中发现的参评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发表个人的意见。
16.学校应准备哪些评建工作材料?
学校应准备的评建工作材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档案、支撑材料和评估专家评估案头材料。
(1)教学档案是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材料,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见证”,包括试卷及试卷分析、毕业论文及成绩汇总、学校开展自我评估形成的材料等。评估时无须对教学档案做特定的整理,应保持其原始性,并存放于制度规定的地方。
(2)支撑材料是为《自评报告》提供支撑作用的材料,目的是为自身所说、所做的提供证明。支撑材料应客观、真实,不仅能支撑《自评报告》的成绩,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存在的问题。支撑材料要少而精,具有“时效性”。
(3)案头材料是为方便评估专家进校考察工作而做的引导性材料。它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参评学校各类职能部门、教学机构、实训基地和就业单位等的目录及所在位置;另一类是参评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和人员目录,如校历、当周课程表、教师名单、学生名单、毕业论文和试卷清单、培养方案等。案头材料应以准确、合理、方便为准则。
(1)及时总结分析。专家组考察评估结束之后,学校应对评估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正确理解反馈意见的实质内涵,尤其不要回避问题,要深刻认识到学校现阶段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充分认识校情,保持清醒的头脑,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应将评估意见反馈会上的录音及时整理成书面材料,同时对评估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对评估专家和项目管理员的评价等进行汇总,一并于10个工作日内报相关评估机构。
(2)制订整改计划。根据专家组反馈意见及评估报告,认真审视影响学校改革发展大局的主要问题、关键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校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整改方案,在专家离校后两个月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3)落实整改任务细化整改方案。整改工作应由主要部门牵头分工负责,二级院系全面配合,并针对专家组提出的主要问题重点整改。
(4)撰写整改工作报告。通过整改,在各部门、各二级院系提交的整改工作总结材料基础上形成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整改报告》。
(1)必须突出全员参与。全员——除在校的全体师生员工,还包括毕业生校友。 全员提高评估认识——目的意义; 全员了解评估知识——系列知识;全员参与评估过程——从头到尾;全员明确评估责任——没有例外
(2)必须突出写实取证。学校要提供基于数据和事实的证据,证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目标的实现情况及其与学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吻合程度。提供的实例、数据、支撑材料必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3)必须突出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办学定位——“尺子”,“尺子”的重点——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专家进校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学校“尺子”准不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校”的方法无法促进高校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审核评估以成果导向为引导,以高校自评和监督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为核心,坚持“用自己的尺子衡量自己”。如何立足地区实际、办学历史传统积淀、学校现实基础等凝练出符合学校实际需要、契合学校发展方向的办学定位,是高校首先要做好的,只有在做好这一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找到学校自己的“尺子”。
(4)必须突出问题导向。正确理解引导性问题——帮助学校和学院做好自评工作和专家进校深度考察,必须找准存在的问题——直接、具体,要深入、不回避;认真做好问题的分析——有根有据,全面、深刻、透彻
(5)必须突出如何改进。明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做到逻辑清晰、前后贯通。确定整改方向和目标,确定整改方案,有措施,措施可行;有路径,路径可通;有时间,时间可达。学校要对专家反馈会上的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整理分析,在接到专家审核评估报告后,根据专家组审核意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整改方案,部署落实整改任务,并形成整改工作报告,报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1)评估将进一步促使高校加大本科教学的投入,改善校园环境,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2)评估将进一步促进学校加大师资力量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风建设的力度,促进学校提高办学硬件和育人环境,广大学生将会得到更优质的教育。
(3)评估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如果此次评估取得好成绩,将会极大提高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将会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求学和送学信心,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来学校招聘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就业层次。
(1)专家到教室听课:与学生交谈、察看作业本、了解学生是否专心听课、与教师的互动、对教师的评价。
(2)专家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学校、学院的意见和建议,对专业建设、个人发展的看法,了解学生对学校资源的利用情况。
(3)专家到学生食堂就餐或考察:了解学校后勤和学生生活情况,察看学生饮食礼仪,如排队、餐具的回收等。
(4)专家察看学生晨读、晨练和早、晚自习情况:专家到运动场、教室、图书馆察看。
(5)专家察看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卫生、用电、生活情况。
(6)专家到体育场馆察看学生体育活动情况:了解学生是否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群体性体育活动情况、学校的体育强项等。
(7)专家察看学生活动情况:了解学生社团活动、学校各类文体活动。
(8)校园公共场合与评估专家路遇:学生要注意礼仪、主动、自信,表现出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感。
全校学生要了解本科评估的目的和意义,要认识到自己是评估的最大受益者。积极参与到学校迎评的各项活动中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展示良好风采。
(1)上课状况优良。准时上课,无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上课必须带课本、笔记本和笔,做好笔记;认真听课,杜绝随意说话、打瞌睡、吃东西、接打电话、玩手机等行为。自习情况良好。无课的同学主动到无课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机房学习或自习,确保学习场所人员饱满;能自觉完成作业和其他课外学习任务。
(2)行为文明、形象端庄。学生在校园内举止文明,穿着大方得体;男女交往文明、有度、举止文雅;学习场所无抽烟、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打闹等;出入楼门、上下电梯文明礼让;就餐自觉排队,无铺张浪费现象。
(3)努力打造“文明宿舍”。做到宿舍文明卫生、无杂物堆积、被服叠放整齐等。全面了解评估知识。努力学习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知识,每位学生都要对评估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准确掌握评估的基本知识。
(4)对学校有高度的认同感。对校史有清楚的了解,知道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优势特色和工作亮点,要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校园内遇见专家时要主动问好、文明礼让。专家在课堂、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场合询问时要积极作答,参加座谈会时要积极发言。
(5)了解和专家接触的各种方式。通过宣讲和学习指导,学生对专家进校听课、抽测、座谈、就餐、观看演出、走访宿舍、随机交流等要有充足的准备。
(6)对专家的问题,应对不慌张,出语应慎重。回答问题能结合学校和自身特点,有思想、深度和内涵,对于学校的特色、亮点、优势正面客观宣扬;对于不足要从大局出发,回答要从建设性意见和加强提高的角度入手,而不能一味的否定和发牢骚。
(7)随时准备参加专家主持的问卷调查或座谈会,配合学校圆满完成本次评估工作。
(1)学生对评估知识的了解情况;
(2)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外文化活动等情况;
(3)教室、图书馆、网络等学习条件方面的情况;
(4)学生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办学条件等方面的评价;
(5)学生对所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了解情况。
(1)你所学专业名称是什么?
(2)你是否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3)入学后有关教师是否对该专业的整体方案进行过介绍?
(4)你已学过的专业课有哪些?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有哪些?你对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设置安排是否满意?
(5)你对专业教材的选用是否满意?
(6)学校的学习氛围如何?
(7)课程考试采取的形式有哪些?
(8)在讲课之前多数教师是否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教学进度、课程教学大纲及基本要求?
(9)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如何?
(10)你感觉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如何?
(11)你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否满意?
(12)你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安排是否满意?通过实践环节,你认为能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你最喜欢的、收益最大的教学形式是什么?
(13)你是否参加过学校(学院)组织的社会调查或科技文化活动?
(14)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开放与使用情况如何?
(15)学校伙食、生活条件如何?
(16)你们的学习负担情况如何?有多少课余活动时间?主要开展哪些活动?
(17)有没有看过学校的校园网和网上资源?
(18)你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是否满意?
(19)你对整体教学服务、师资水平是否满意?
(20)你对教学质量的总体满意程度如何?
(21)你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建议?
深度访谈是评估专家在现场考察阶段用以采集信息、调查核实的主要方法,针对学校薄弱环节中的主要问题,通过与被访谈对象交谈与询问,达到探究原因及解决问题的目的。访谈质量将对评估结果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评估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让被评学校通过评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受益。因此,深度访谈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访谈是专家进行深度访谈的重要环节,学生应予以高度重视,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